2017年,我市在部分小區試行垃圾分類;2019年9月,《咸寧市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施行;2020年底,市區垃圾分類示范小區達到29個……
垃圾分類試點小區這些年發生了什么變化?9月2日,記者進行了采訪。
衛生環境悄然變好
新華清苑小區是我市首個垃圾分類示范點。
當天,記者走進新華清苑,一眼就看到大氣、美觀的垃圾分類服務亭。四年過去了,服務亭仍然干凈整潔,不時有居民提著廢紙箱和塑料瓶,投放到智能垃圾箱里兌成積分。
“達到一定積分后可換鹽、洗衣液、抽紙、大米等日常生活用品?!本用駝⑴空f,我平時愛網購,快遞包裝紙箱正好可以回收掙積分。
和印象中臭烘烘的垃圾桶不同,小區內的垃圾桶外部都很干凈。
“剛來的時候可不是這樣!”小區好嘞專員肖娟稱,小區試點垃圾分類之初,很多居民不理解、不習慣,有的甚至亂扔垃圾。
“我們會在小區巡查,引導居民分類投放,還會維護垃圾桶的清潔?!毙ぞ暾f,現在垃圾不入桶的現象少了,居民對垃圾分類的接受度和認可度高了很多。
新華清苑物業服務中心負責人盧福斌說,進行垃圾分類后,小區環境衛生一改往日臟臭的現象。下班投放高峰期,經常有分類專員加班分撿、清掃,每天有垃圾車定時分類清運,減少了物業公司人力、物力成本。
類似新華清苑有專業設備、專員引導及專車運輸的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單位,市區目前有29個,3.8萬余戶家庭因此受益。
由點及面方法創新
在浮山街道辦事處銀泉社區,顏色分明的分類垃圾桶隨處可見。
“今年,浮山街道辦事處投入20余萬元,為銀泉社區轄下的其它11個小區購置所需的垃圾分類設施設備?!便y泉社區書記余文娟說。
去年起,浮山街道辦事處銀泉社區因地制宜,多措并舉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在桂花城、綠洲灣、桂泉花園等4個小區采用“垃圾分類市場化運營模式”;在金獅巷小區、鄂棉小區采用“在門衛或物業處設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集散點、樓棟設置‘其他垃圾、廚余垃圾分類桶’”模式。
到今年6月,銀泉社區轄區17個小區6300余戶居民全部實行垃圾分類,成為市區首個垃圾分類全覆蓋的社區。
經過4年在小區試行,垃圾分類由點及面,從小區到社區,范圍不斷擴大,如今已延伸到街區。
走在市區長安大道、十六潭路、銀桂路,不時可見嶄新的垃圾分類亭。
市垃圾分類專班工作人員劉華安稱:“這三條路是垃圾分類示范路。道路沿線較大的賓館、飲食攤點分別設置2個廚余垃圾桶,每天定時清運,還建設有簡易垃圾分類亭,設置了兩分類垃圾箱?!?/span>
如今,這三條示范路環境衛生有很大的提升,開車經過或是散步至此的居民,都感受到道路變整潔了。
“通過試點先行,示范引領,逐步探索垃圾分類經驗。明年,市區垃圾分類將全覆蓋?!眲⑷A安稱。
宣傳引導居民參與
目前,市區的29個垃圾分類試點產生的垃圾,全部實現分類投放、分類清運、分類處理。其中,其他垃圾、廚余和餐廚垃圾,通過政府采購的形式,交由市中德環保電力有限公司、咸寧城發環保餐廚處理有限公司分別處理;可回收物交由上游有資質的再生資源回收公司處理;有毒有害垃圾集中后每季度由密閉的危廢運輸車運至湖北省危廢處置中心處理。
“配齊設施設備是垃圾分類的第一步?!眲⑷A安稱,加強垃圾分類的引導宣傳,提高居民知曉率和垃圾分類意識非常重要。
“我們抓住社區人員、物業人員、垃圾分類公司人員、黨員志愿者四個關鍵群體,建立‘四位一體’工作機制,深入小區宣傳推廣?!眲⑷A安稱。
今年以來,我市開展入戶宣傳累計達3.8萬余戶,涉及居民累計達12萬余人次,小區內站崗式定點督導宣傳達3000余次。
“現在大多數人都知道垃圾分類和怎么分類投放,不過好多人都嫌麻煩不愿意去分?!奔易「P浅堑耐醢⒁陶f出了一個普遍現象——雖然居民接受和理解垃圾分類,但養成分類的習慣,變成生活日常還需要時間。
如何提高群眾知曉率和參與率?市環衛局副局長王國華表示,將繼續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加強垃圾分類宣傳工作力度。同時,建議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各職能單位互聯互通,相互支持,群策群力形成合力,全力推進我市垃圾分類工作。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周萱 黃蘭芬 通訊員 沈家樂